bat news

bat news (20)

建立時間 (HKT): 0303 15:00

泰國有村民在香蕉園發現一隻與別不同的蝙蝠,並非常見的黑色或深啡色,而是身呈黃黑色,以為是稀有動物。他發現的其實是一隻彩蝠,根據資料顯示,屬於無危物種。

素攀武里府50歲村民隆薩,周二發現的蝙蝠身體呈奶黃色,雙翼則由鮮艷的黃色及黑色組成,翼展長約10厘米、身體闊約3.5厘米,體重為65克。隆薩稱當時見蝙蝠由香蕉樹上掉下來,身體非常虛弱,他稱記得電視介紹過彩蝠是稀有物種,於是將牠帶回家細心照料,餵牠喝水及吃香蕉等,讓牠恢復體力後再放回香蕉園。泰國《世界日報》 

 

南美洲秘魯多座森林發生染感狂犬病的蝙蝠襲擊人類,至少12名兒童被咬後死亡,但當地原住民一開始以為是巫術作怪,因而延誤上報死亡個案。

 

爆發狂犬病疫情的地區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000公里的亞瑪遜雨林中。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全部是兒童,年齡介乎8至15歲,他們在去年9月至2月期間死亡。當地衞生官員表示,死者來自原住民部落阿秋爾族(Achuar),他們被吸血蝙蝠咬到而感染狂犬病。

 

原住民地方機構向衞生人員表示,部落民眾一開始以為兒童死亡與巫術有關,因而沒有及時上報死亡個案。周三(10)出現最新一起死亡個案,另外有兩名病患已經康復,分別是一名9歲男童及一名22歲女性。

 

目前當局已宣佈進入醫療緊急狀況,盡快為住在阿秋爾族村落附近的人注射疫苗。地方政府則考慮宣布緊急狀態,以便申請預算,購買疫苗及將物資運到災區,

 

由蝙蝠感染狂犬病在秘魯很罕見,亞馬遜原住民部落向來缺乏衞生專業,許多人感染多天可能都未發覺。

http://twimg.edgesuite.net/appledaily/images/core/mggi.png") 0% 0% no-repeat transparent;">

路透

bat

一般人對蝙蝠的印象就是一種亦正亦邪的感覺,總是躲在暗處等著出來嚇人,臉卻長的可愛。牠不僅能用超聲波聽音辨位,還能改變耳朵的形狀以適應不同的聲音,科學家近來更發現了蝙蝠在於醫學上的重要用途,那就是蝙蝠的免疫細胞永遠都是維持在活躍的狀態,幫助牠能免於疾病,這項重大的發現也將可能有益於日後研發出對抗病毒等致命疾病的疫苗。

 

澳洲動物健康實驗室(AAHL)在近期研究了蝙蝠的免疫細胞,並將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上。他們發現蝙蝠的身體能夠當作病毒的載體,但卻不會身受其害,感染到牠所乘載的致命病毒,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蝙蝠的免疫細胞永遠都是很活躍的,不像人類的免疫細胞總有要休息的時候。因此,像是伊波拉病毒、亨德拉病毒、中東呼吸道症侯群等疫情的擴散,都是透過這些無任何異狀的蝙蝠傳遍全球各地。

那麼為什麼蝙蝠的免疫細胞會總是那麼地活躍呢?科學家發現,那是因為蝙蝠的體內含有較少的干擾素(Interferon)。干擾素是種訊號蛋白,細胞受到感染後,分泌出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尚未感染的細胞上的受體作用,使其他細胞不受感染,讓受感染細胞能侷限在一個範圍內。然而,蝙蝠體內卻只有 3 種干擾素,整整是人類體內干擾素的四分之一倍而已。

而來自此實驗室的其中一員 Michelle Baker 也對此多做解釋:「當我們的細胞遇到陌生的有機生物體,像是細菌,或者是病毒,就會有一連串複雜的免疫系統開始啟動,而這也被稱為『先天性免疫系統(innate immuity)』」Baker 也繼續說明:「蝙蝠不像人類與鼠類只在受到感染時,免疫系統才會啟動並做出回應,蝙蝠的免疫系統可是一年 365 天全年無休的啟動,只為抵抗疾病侵擾。」

然而,免疫細胞保持活躍不一定是好事,像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就是一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如此一來身體也會出現大問題,但這樣的情形出現在蝙蝠身上,卻不會有嚴重的後果,反而牠的免疫細胞卻能和諧地與其他細胞相處,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的驚奇。

而如此的發現,將有可能有益於讓人類了解,該怎麼避免這種致命性的疾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Baker 也表示,如果我們能夠重新導向人類免疫系統中的回饋反應,變成類似蝙蝠的免疫細胞一樣,和諧的與其他身體細胞相處,這有可能可以讓高致死率的致命性疾病成為永遠的歷史,像是伊波拉病毒等。

(首圖來源:Flickr/Daniel Neal CC BY 2.0) 

 

bat mall2

「黃金蝙蝠生態館」小而美,獲環保署推薦「10大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張朝欣攝)

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致力推動蝙蝠生態與環境保護,2年多前通過國家級「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因其小而美,日前又獲環保署推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10大名單,15日生態館展開新春布置,歡迎大家來「幸蝠迎春」。

位於水林鄉誠正國小的「黃金蝙蝠生態館」,坐落於資源不易取得的偏鄉,卻以豐富的蝙蝠生態資源、學校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配合環境教育認證人員的熱情專業解說,獲得評審單位認同,於2012年7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環保署指出,「黃金蝙蝠生態館」占地約66平方公尺,是亞洲地區具代表性的蝙蝠生態館,展現生態環境教育藝術,館內、外有蝙蝠屋、成語蝠步道、黃金蝙蝠生活史、綠消費市集等設施,可讓民眾瞭解蝙蝠在學術研究上的意涵、傳統社會代表的意義。

生態館負責人張恒嘉表示,「黃金蝙蝠生態館」已營運5年餘,每年有上萬參訪人次,是水林鄉最具特色的教育設施場所,距宗教聖地北港鎮朝天宮媽祖廟僅10餘分鐘車程,形成1處線形旅遊行程。目前全館展開新春布置,凸顯蝙蝠「蝠氣」意涵,最適合全家親子同遊。

(中時即時)

bat mall

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為友善土地、營造優質的蝙蝠生態環境,結合有機、無毒小農推出「綠色消費」市集,希望農民減少農藥使用,消費者則用購買行動支持,讓農民生計無虞、民眾吃得安心、蝙蝠活得放心。

「黃金蝙蝠生態館」致力推動蝙蝠生態與環境保護,是雲林縣最早通過國家級「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設施場所,負責人張恒嘉為讓生態館更加多元化,最近在館內成立「綠色消費」市集,販售有機、無毒的農特產。

 

張恒嘉表示,「綠色消費」市集主要宗旨是「友善土地」,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藉此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安全,也可避免蝙蝠因食物鏈循環,造成農藥在體內累積而死亡,兼具土地正義與生態環保意涵。

「綠色消費」市集約有50種商品,主要以小農農特產品與文創商品為主,包括水林在地無毒稻米與地瓜、環保香皂與清潔劑等;文創品如彩繪烏克麗麗、蝙蝠香包吊飾,都採環保材料製成。

生態館獲環保署推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10大名單,目前全館展開新春布置,全館除夕至大年初二休息,歡迎民眾來走春。

(中國時報)

golden bat

【王乙徹╱台中報導】一隻約6公分、全身亮麗金黃色的金黃鼠耳蝠,前天上午出現在吵雜、悶熱的中縣清水鎮公有市場麵攤棚架下,稀有的金黃色蝙蝠引民眾目光,年紀稍長的民眾認為,蝠(福)來了是吉祥與財富的象徵;專家認為,可能是因為生病導致聲納系統出問題,蝙蝠才會出現在菜市場。


疑聲納系統出問題
 

這隻俗稱黃金蝙蝠的金黃鼠耳蝠,前天上午突然出現在清水鎮第一公有市場「米苔目福」麵攤,倒吊在棚架鋼構下的牠全身金黃,與一般黑灰色的蝙蝠大不相同,吸引不少好奇眼光。麵攤業者阿文說:「聽說黃金蝙蝠很稀有,我們也不敢亂動。」 
當地民眾說,黃金蝙蝠在清水地區很罕見,老一輩的人把牠當成吉祥與財富的象徵,有趣的是,過世多年的第一代米苔目老闆正好叫做「阿福」,或許是冥冥中的巧合。 
台中縣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蔡仲晃認為,黃金蝙蝠屬台灣稀有動物,大多棲息在平地寬葉樹林,尤其是以雲林地區分布最密集,出現在菜市場確實罕見,有可能是生病或是聲納系統出現問題。 

金黃鼠耳蝠小檔案

學名:Myotis formosus flavus
分類:台灣特有亞種
俗稱:黃金蝙蝠、倒吊蓮、倒吊鈴
保育:第二級,珍貴稀有等級
體型:體重約15公克,體長6公分
分布:台東、雲林、嘉義、台南、彰化等縣市,嘉義和雲林平原地帶最多
外觀:耳朵如鼠耳,身體呈金黃色,但蝠翼顏色較深 

第 2 頁,共 2 頁